盤點 | 人工智能在實體零售8個典型應用場景
機氣林商城智能科技2019提供自動化零件,工控產品,工業機器人,以及機器人零部件。機氣林商城,一站式機器人采購平臺
機氣林電商有話說:
3、客流統計
基于視覺設備、處理系統以及遍布店內的傳感器,可以實時統計客流、輸出特定人群預警、定向營銷及服務建議(例如VIP用戶服務)以及用戶行為及消費分析報告。廣州的人工智能企業——圖普科技,利用自身在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領先優勢開發客流統計解決方案,通過對中心內消費者年齡、性別、著裝風格等特征的洞察,加上在商城內部聚集熱區的分析,為天佑城的活動策劃和招商部門提供客觀數據佐證。
4、智能穿衣鏡
內置處理器和攝像頭,能夠動態識別用戶的手勢動作、面部特征及背景信息。不同于普通穿衣鏡,智能穿衣鏡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增加用戶實際購物體驗。鏡子提供的視頻內容還可以幫助零售商對商場內行為進行評估和分析。智能虛擬穿衣鏡已經在Lily、馬克華菲等諸多品牌門店中部署。
5、機器人導購
機器人導購對消費者而言早已不是新鮮事。機器人銷售員的優點很明顯:成本低,增加用戶購物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提升銷售。缺點也很明顯:商品識別精準度有待提升,人機對話精準度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如噪音)影響,語音、語義技術平臺還不成熟。
6、自助支付
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自助支付也將成為線下零售店的標配。自助收銀機一般提供屏幕視頻、文字、語音三種指引方式,使用門檻低,每6臺自助收銀機只需配1名收銀員。除了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多樣化支付方式接入外,刷臉支付等技術的支付手段也將逐漸引入,比如國內阿里的刷臉支付嘗試。
7、智能購物車
在超市領域,購物車作為最常見的硬件載體,將有較大機會首先進行智能化變革。在零售方面的智能化創新包括:將生物識別技術與攝像頭系統進行結合,從而可以提供人流量統計和人臉識別服務,零售商可以利用智能手機下載的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并向顧客提供個性化的銷售。
8、庫存盤點機器人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盤點最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十大工作,其中倉庫管理員榮登榜首。德國公司MetraLabs在2015年推出和部署了帶有RFID功能的機器人Tory,為德國服裝零售商AdlerModem rkte提供庫存盤點服務。Tory機器人通過傳感器進行導航,邊走邊讀取商品上附著的RFID標簽。
【人氣商品】:
【品牌推薦】:
【最新資訊】:
機氣林商城官網(網址打不開就+V:I99~46O3~9726機氣林)
上海機氣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青浦區華浦路 500 號
電話:021-598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