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T 能應用于產品設計、材料選擇、加工制造、成品檢驗、在役檢查(維修保養)等多方面,在質量控制與降低成本之間能起最優化作用。NDT還有助于保證產品的安全運行和(或)有效使用。NDT 包含了許多種已可有效應用的方法,最常用的 NDT方法是:射線照相檢測、超聲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目視檢測、泄漏檢測、再發射檢測、射線透視檢測等。
由于各種 NDT 方法,都各有其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因此新的 NDT 方法一直在不斷地被開發和應用。通常,只要符合 NDT 的基本定義,任何一種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可能的技術手段,都可能被開發成一種 NDT 方法。
在我國,無損檢測一詞最早被稱之為探傷或無損探傷,其不同的方法也同樣被稱之為探傷,如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等。這一稱法或寫法廣為流傳,并一直沿用至今,其使用率并不亞于無損檢測一詞。
在國外,無損檢測一詞相對應的英文詞,除了該詞的前半部分--即 Non-destructive 的寫法大多相同外,其后半部分的寫法就各異了。如日本習慣寫作 inspection,歐洲不少國家過去曾寫作 flaw detection、現在則統一使用 testing,美國除了也使用 testing 外,似乎更喜歡寫作 examination 和 evaluation。這些詞與前半部分結合后,形成的縮略語則分別是 NDI、NDT 和 NDE,翻譯成中文就出現了無損探傷、無損檢查(非破壞檢查)、無損檢驗、無損檢測、無損評價等不同術語形式和寫法。實際上,這些不同的英文及其相應的中文術語,它們具有的意義相同,都是同義詞。為此,國際標準化組織無損檢測技術委員會(ISO/TC 135)制定并發布了一項新的國際標準(ISO/TS 18173:2005),旨在將這些不同形式和寫法的術語統一起來,明確它們是有一個相同定義的術語、都是同義詞,即都等同于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 testing)。而不同的寫法,僅僅是由于語言習慣不同而已。